公安部原部长陶驷驹逝世 曾推警察巡逻体制
(原标题:公安部原部长陶驷驹逝世享年81岁,曾推出警察巡逻体制)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公安部原部长、党委书记陶驷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18日0时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22日上午,陶驷驹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刘延东、李源潮、孟建柱、赵乐际、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岚清、曾庆红、贺国强、杨晶、王胜俊、万鄂湘、杨洁篪、郭声琨、周强、吴仪、顾秀莲、陈至立、肖扬、贾春旺、王忠禹等领导同志送了花圈,或通过不同方式对陶驷驹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贾春旺,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傅政华,副部长陈智敏、黄明、李伟,政治部主任夏崇源,中纪委驻公安部纪检组组长邓卫平,副部长孟庆丰,部长助理王俭,以及田期玉、祝春林、罗锋、赵永吉、李顺桃、胡之光、蒋先进、云世英、黎虹、李润森等同志和陶驷驹同志生前友好,公安部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700余人参加了送别。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反恐专员刘跃进,以及顾林昉、俞雷、王仲方、白景富、刘京、张新枫、蔡安季、孙明山等同志送了花圈。
中共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送了花圈。
陶驷驹同志遗体于4月22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陶驷驹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公安部原部长、党委书记陶驷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18日零时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陶驷驹同志1935年4月出生,江苏靖江人。青年时代追求进步,于1949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9月,考入上海纺织工学院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怀着极大的爱国热忱,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1951年1月被批准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学习。同年12月至1968年10月,分配到公安部工作,先后担任一局办事员、科员、副科长,其间于1956年至1959年在外交学院学习。“文化大革命”中,陶驷驹同志受到冲击,下放公安部“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10月,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1977年11月,调回公安部一局工作。1978年6月,调中央军委工作,担任罗瑞卿同志办公室秘书。1979年5月,调回公安部工作,历任公安部一局副科长、副处长,一局负责人。1983年7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0年4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同年11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党委书记。12月,任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1991年3月,兼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92年被授予人民警察总警监警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陶驷驹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他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服从和落实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他具有较高的政策、决策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重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带领全国公安机关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他具有很强的改革意识和法治精神,在总结多年公安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治安、刑侦、预审、边防、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人民警察巡逻体制、在大中城市开通110报警服务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他注重法制建设,为适应公安工作发展需要,积极推动人民警察法、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消防法的立法工作,参与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对于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陶驷驹同志具有很强的政治建警意识,十分重视公安队伍建设,在抓好公安业务工作的同时,坚持依法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在全国树立推广济南交警典型,组织拟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对提高公安队伍管理水平、提升公安民警社会形象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陶驷驹同志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党性观念强,严格执行党章规定,认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他坚持原则,办事果断,敢于负责,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干部生活,在广大公安民警中具有很高的威信。